设为首页联系我们旧版
banner
快速导航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学术动态学术动态
清代名医陈士铎 :揭秘交通心肾大法(下)

 

清代医学怪才陈士铎对“心肾不交证”的理解与临床治疗,集中体现在其代表著作《辨证录》的若干方剂当中,研习这些方剂,对深入认识“心肾不交证”具有重要意义。直接交通心肾法"见上文:

清代名医陈士铎 :揭秘交通心肾大法(上)

 

 

间接交通心肾法
此法之交通心肾是从它脏入手。可分为三类:从肝入手,从胃入手,从肺入手。

一、肝与心肾不交

(一)肝病导致心肾不交
此类病证为肝之病理变化所导致的心肾不交,故其治疗以肝为主,兼顾于心肾。
(1)润燥交心汤
①出处:《辨证录·不寐门》
②主治:不寐。
③组成:白芍、当归、柴胡、熟地、玄参、菖蒲。
④简析:

A、此证之病机为肝燥失润导致心肾不交。即原书所谓:“气郁既久,则肝气不舒;肝气不舒,则肝血必耗;肝血既耗,则木中之血上不能润于心,而下必取汲于肾。”

B、治疗方面:原书认为“此方用芍药、当归以滋其肝,则肝气自平;得熟地以补肾水,则水足以济肝,而肝之血益旺;又得玄参以解其心中之炎,而又是补水之剂;投之柴胡、菖蒲解肝中之郁,引诸药而直入于心宫,则肾肝之气自然不交而交也。”

(2)润木安魂汤
①出处:《辨证录·梦遗门》
②主治:梦遗。
③组成:白芍、当归、栀子、菊花、金樱子、五味子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。
④简析:

A、此证之病机为肝火导致心肾不交。其肝火乃肝血不足所致。原书谓“盖肝中之火,木中之火也,木缺水则木干,肝少血则肝燥,肝燥之极,肝中之火不能自养,乃越出于外,往来心肾之间,游魂无定而作梦。”

B、治疗方面:原书为此证确定的治疗原则为“补肝血而少泻其火”。故方用白芍、当归补肝血;栀子、菊花泻肝火;金樱子、五味子收敛。至于白术、茯苓于此方中何用?《石室秘录·偏治法》“此方虽白术、茯苓乃脾胃之品,然其性亦能入肝”,可资参考。


(3)通郁汤
①出处:《辨证录·健忘门》
②主治:健忘。
③组成:熟地、玄参、茯神、白术、麦冬、人参、石菖蒲、白芥子、白芍、当归、柴胡。
④简析:
A、此证之病机乃肝气郁滞导致心肾不交。原书谓“夫肝气***急,郁则不能急矣,于是肾气来滋,至肝则止;心气来降,至肝则回,以致心肾两相间隔,致有遗忘也。”

B、治疗方面:原书谓“欲通肝气,必须仍补心肾,要在于补心、补肾之中,而解其肝气之郁。”方用白芍、当归、柴胡开肝之郁;熟地、玄参补肾;茯神、白术、麦冬、人参、菖蒲补心;白芥子方中何义未明。

(4)肝胆两益汤
①出处:《辨证录·不寐门》
②主治:不寐。
③组成:白芍、炒枣仁、远志。
④简析:
A、此证之病机为胆气虚导致心肾不交。原书将其病机解释为“夫胆属少阳,其经在半表半里之间,心肾交接之会也。心之气由少阳以交于肾,肾之气亦由少阳以交于心。胆气既虚,至不敢相延心肾二气而为之介绍,心肾乃怒其闭门不纳,两相攻击。”

B、治疗方面:此即所谓胆虚不眠,原书之方解为:“白芍入肝入胆,佐以远志、枣仁者,似乎入心而不入胆。不知远志、枣仁既能入心,亦能入胆,况同白芍用之,则共走胆经。”


(5)袪风益胆汤
①出处:《辨证录·不寐门》
②主治:不寐。
③组成:川芎、当归、沙参、乌梅、柴胡、郁李仁、竹茹、白芥子、陈皮。
④简析:
A、此证之病机为胆虚风袭致心肾不交。原书谓“夫担心则怯,怯则外邪易入矣。外邪乘胆气之虚,既入于胆之中,则气无生,一听邪之所为。胆欲通于心,而邪不许;胆欲交于肾,而邪又不许……心肾因胆气之不通,亦各退守本宫,而不敢交接。”

B、治疗方面:原书提出的治则为“补助其胆气,佐以袪风荡邪之品”。具体用药方面,所用川芎、当归、乌梅、柴胡等俱为入肝胆经之品。沙参,《本草新编》谓其能“入肺、肝二经”。郁李仁,《本草新编》谓其“入肝胆二经”。此皆陈氏独到之用药经验。至于方中用竹茹、白芥子、陈皮,其义不明。


(6)润肝汤
①出处:《辨证录·恼怒门》
②主治:恼怒。
③组成:熟地、山萸、玄参、五味子、白芍、当归、丹皮、栀子。
④简析:

A、此证之病机为肾水不足导致肝血亏少而致心肾不交。所谓“乙癸同源”,原书谓“夫肝为肾子,肝子不足,由于肾母之不足也。”,“肝益加燥,无津液以养心。”

B、治疗方面:肾肝并治。熟地、山萸、玄参、五味子治肾;白芍、当归、丹皮、栀子治肝。

 

(二)心肾不交致肝病
(1)摄魂汤
①出处:《辨证录·离魂门》
②主治:离魂。
③组成:熟地、山萸肉、巴戟天、酸枣仁、远志、柏子仁、茯神、人参、麦冬、白芍、当归、白芥子。
④简析:

A、此证之病机为心肾不交导致肝不藏魂。原书谓“惟心肾之两亏,则肾之精不能交于心,而心之液不能交于肾……肝居于心肾之间,肾亏则无水以生肝,而肝伤矣。心亏则无液以耗肝,而肝又伤矣。肝伤则血燥,血燥则魂不能藏。”实即肝血不足而心神失养。

B、治疗方面:当心肝肾并治。故方中用熟地、山萸肉、巴戟天补肾水;酸枣仁、远志、柏子仁、茯神、人参、麦冬补心;白芍、当归补肝。方中白芥子,其义未明。


(三)心肾不交致胞胎为病
(1)归经两安汤
①出处:《辨证录·调经门》
②主治:经前便血。
③组成:荆芥、升麻、白术、人参、麦冬、当归、白芍、熟地、山萸、巴戟天。
④简析:

A、此证之病机乃心肾不交致胞胎为病。原书谓“盖胞胎之系,上通心而下通肾,心肾不交,则胞胎之血无可归,心肾二经之气不来照摄,听其自便,血乃不走小便而走大便矣。”

B、治疗方面:大补心肝肾。心肾不交,为何要补肝呢?原书谓“肝乃肾之子,心之母也。补其肝血,则肝气往来于心肾之间,自然上引心而入于肾,下引肾而入于心。”故方中用白术、人参、麦冬补心;熟地、山萸肉、巴戟天补肾;当归、白芍补肝。荆芥炒黑引血以归经,升麻升提阳气。

 

(四)从肝论治心肾不交
(1)引交汤
①出处:《辨证录·火热证门》
②主治:热极不能睡熟,日夜两眼不闭。
③组成:酸枣仁、茯神、麦冬、栀子、玄参、熟地、山萸肉、沙参、白芍、石菖蒲、破故纸。
④简析:

A、此证之病机仍属心肾不交。而此种心肾不交,是由水火两衰所致,原书谓:“夫心火***畏肾水之克,而又***爱肾水之生,盖火非水不养也;肾水又***爱心火之生,而又***恶心火之烧,盖水非火不干也。”

B、治疗方面:须心肾双补外,兼而治肝。原书谓“盖肝火泻则心火自平,肾水亦旺,势必心气通于肝,而肾气亦通于肝也”。方用酸枣仁、茯神、麦冬补心;玄参、熟地、山萸肉补肾;沙参、白芍补肝;栀子清肝火;石菖蒲宁心定志;破故纸补肾。


二、胃与心肾不交

(一) 胃病导致心肾不交

(1)清胃生髓丹
①出处:《辨证录·痿证门》
②主治:痿证而见心中烦闷,怔忡惊悸者。
③组成:玄参、菊花、熟地、沙参、麦冬、五味子。
④简析:

A、此证之病机乃心肾不交。此心肾不交由胃火盛所致。原文谓“胃火熏心,则心火大燥……而肾因胃火之盛,熬干肾水”。

B、治疗方面:当清胃火,胃火得清,则不熏心。然此时肾水已亏,故又当补肾水。故原书谓其治则“大益其肾中之水,少清其胃中之火”。方用玄参、菊花清胃火。此二味药清胃火,均为陈氏独到之经验。此点,在《本草新编》中有详尽论述。麦冬、五味子益心;熟地、沙参滋肾;沙参、麦冬补肺以生水。


(二)心肾不交从胃论治

(1)生气汤
①出处:《辨证录·健忘门》
②主治:健忘。
③组成:熟地、山萸、芡实、肉桂、枣仁、远志、麦冬、石菖蒲、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半夏、神曲、木香。

④简析:
A、此证病机为心肾不交。此等心肾不交,除心肾二脏外,其它诸脏亦不足。原书谓“此种健忘,乃五脏俱伤之病,不止心肾二经之伤也。”

B、治疗方面:除俱补心肾外,尚须加强补胃。方用熟地、山萸、芡实、肉桂补肾;枣仁、远志、麦冬、石菖蒲补心;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半夏、神曲、木香补胃。对此方,原书这样评价“扶助胃气而仍加意于补心肾二经,则五脏未尝不同补也。”

 

 

 

设为主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:中华肾病网——高惠然 豫ICP备17044467号-1

应诊地址:河南省南阳市七一路939号南阳市中医院门诊1楼东105诊室(每周一至周六上午)

邮编:473000 网址:http://www.drgaohuiran.com  E-mail:zhsbwdrghr@126.com

qq:1229669483 中华肾病网医患交流群:335075450

网络实名:中华肾病网 联系电话:0377-63869969 13608451839